注意,本周又一波冷空氣來襲 | ||||
|
||||
受本輪冷空氣影響,周二、周三,我市各地氣溫將降至整個降溫過程最低值,市區氣溫7-11℃,大家務必提前做好防寒準備。 上周,我市以陰到多云天氣為主,氣溫有所回升,市區最高氣溫一度回升接近20℃。除了溫暖感顯著,干燥的感覺也隨著降水有所緩解,受南支槽東移影響,周中我市出現了一次覆蓋全市的降水過程,雖然雨強為小雨,但對增加空氣濕度效果明顯。 臨近初冬氣溫回升,勢必有一場降溫即將來襲。受冷空氣南下影響,新一輪降溫通道已經開啟。據市氣象臺預計,本輪降溫為4-6℃,最低氣溫出現在15日早晨4-6°C,西部山區1-3°C,市區氣溫7-10℃。由于本周五之前,以陰雨天氣為主,濕度較大,而且周初幾天沿海海面有8-10級偏北大風,感受到的體感溫度會比預報的天氣溫度更低一些,市區氣溫7-14℃。這周做好防寒保暖是王道。從周五開始,氣溫有短暫回升,最高氣溫重返19℃附近,最低氣溫回歸10℃以上。不過到周日,最低氣溫又會回到個位數,好在最高溫度在15℃以上。 上周,市氣象部門新發布12種氣象指數,其中有一項充滿年味的“曬醬油肉指數”。 為提高民生服務能力,助力全域旅游發展,市氣象局基于精細化的網格智能預報產品,根據溫州本地獨特的天氣氣候特征和市民的生活習慣,新推出氣象指數共12項,包括醬油肉晾曬指數、大羅山日出云海指數、夜游甌江指數、感冒氣象指數、晾曬指數、霉變指數。加上原有的紫外線指數、森林火險指數6項指數,共18項氣象指數,涵蓋環境、健康和生活三大類,涉及人們衣食住行、運動、交通、旅游、商業等各方面。這也是2020年溫州氣象為民服務八件實事之一。 這些指數,是怎么“算“出來的?先要將氣象要素帶入特定計算公式,將算出的結果與具體天氣形勢進行比照,并結合經驗進行訂正,從而得出結論。比如,醬油肉晾曬指數根據溫州本地冬季制作醬肉的特有風俗,結合冬季日照時間、紫外線強度、溫濕度與風速等氣象要素,參考經典晾曬指數的計算方法,制定算法。市民可通過溫州天氣網官網、溫州天氣小管家(微信小程序)等途徑查詢。 (陳蜜) |
||||